【雨湖诗韵】第122期:湘潭雨湖诗社衡阳采风活动集锦
- 活动专题
- 7天前
- 662热度
- 0评论


值此乙巳春暮夏初,和风日丽,雨湖诗社组织30多位社员赴衡阳保卫里、石鼓书院、南岳里等地集体采风活动。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跋履湖湘文化的源头,个个精神抖擞,仰之弥高,争相吟诗作赋,没有实地采风的诗友也纷纷投稿,共计投稿41人次,佳作90余篇。堪称收获满满。现收集整理如下,已飨读者。
湘潭雨湖诗社

1、衡阳采风三首
谒石鼓书院
崔良琳
合江亭上仰先师,拜谒当如诚至宜。
堪叹风残堂庙老,俄惊梦冷古今奇。
襟怀故国频追远,水抱孤城怅所思。
何以道南言正脉,竟无来者不胜悲。
题南岳里
崔良琳
衡岳观光趣不休,名山古镇耐淹留。
唐风缱绻云封寺,宋韵缠绵夕照楼。
庙奉佛神香火旺,街迎贾客岁时稠。
浑疑一枕千年梦,只道人间乐此游。
题迴雁峰
崔良琳
北去南归第一峰,平沙落雁大江东。
凝眸乐见诗中画,似我愚痴故里风。
别有斯文酬厚土,漫将微命济苍穹。
船山仰止情何在,捧瓣心香了寸衷。
2、衡阳采风
访衡阳保卫里
谭志龙
卌日硝烟生死地。如今不见战时痕。
晴空忽洒毛毛雨,应是苍天吊烈魂!
回雁峰
谭志龙
汾河一曲动凡容,北海衡州来往踪。
借问逍遥仙羽客,世情可似古时浓?
衡阳之行
谭志龙
暮春一苇走衡阳,人物繁多故典长。
三水文章蛙恣肆,半江星月女翱翔。
虔诚卫里苍天泣,俯仰庙中青霭扬。
鸿雁南来应有意,好书民瘼到穹苍。
3、游衡阳府作
张胜春
衡阳倩景忘回还,学习行程不觉闲。
岳里茶香春浦水,溪边彩影暮云山。
烽烟已逝犹传檄,鼓角无多早掩关。
记得当年征战苦,至今日寇怕刀环。
南岳里采风
张胜春
大路通南岳,行车在楚天。
风轻低远岭,气爽映斜川。
往事常如梦,清欢不问年。
游踪留石鼓,平仄奏神弦。
上西平.南岳里看仙女散花
张胜春
看仙姬,凭吊佩,落仙丝。旅游梦、吹进花枝。波摇梦好,我曾激楚遇仙姿。竹林美里,当头是,柳依依。
烟痕浅,花痕艳,星月淡,黛痕微。意中怨,羌笛音吹。暮春消尽,鲜花新绿不愁迷。九愁十怨,为情思,却怕情知。
4、醉花阴•南岳采风
齐云贵
万仞罡风吹月小,天索扪星杳。雷碾古苔青,乱壑龙吟,啸彻钧天调。
刻崖字蚀洪荒稿,振袖收残照。指隙泻银河,搓雪成舟,醉卧苍鹏鹞。
5、题石鼓书院
陈旭东
幽幽书院立江畔,唐代培基历代昌。
三水合流呈胜景,七贤荟萃溢芬芳。
大观楼上吟声朗,石刻崖边岁月长。
游客摩肩多驻足,湖湘文脉久流觞。
6、衡阳采风一束
参观石鼓书院有感
李硕洪
儒家正脉入潇湘,石鼓衡阳书院彰。
千载七贤传孔孟,四书九合导元良。
我来汲取涵濡水,人返增添振气阳
纵使曾经掀浊浪,洪流不废向深洋。
在衡阳铁路博物馆
李硕洪
蒸汽机车合影新,红灯蓝服记前人。
风云百载翻飞过,化作路徽携电巡。
夜游南岳里
李硕洪
璀璨虹霓南岳里,游人如织到衡阳。
排排食肆缤纷立,处处茶亭绚烂扬。
天女散葩惊仰首,烟花绽雨喜飘香。
衡阳文旅张新意,长使嘉宾赞语长。
7、寄怀南岳采风诸友
张健康
憾因俗事阻行尘,辜负佳游共暮春。
七十二峰青到眼,百零公里我伤神。
遥知杖履穿云岫,想见诗歌会雅人。
堪羡衡山风景好,烟霞古寺日华新。
8、衡阳会战赋
以“衡阳会战”为韵
冯正方
夫一九四四,倭犯衡阳。山河板荡,岁月悲怆。寿岳之南,战火烽烟之激;雁城之内,贞魂浩气之扬。铁骑奔突,惊破蒸湘云色;金戈凛冽,染红衡岳秋霜。誓护三湘赤土,同倾一片丹肠。忠魂长辉磊落,浩气已铸昊苍。
斯时倭奴驱驰,铁蹄践履。黑雾遮穹,丹心奋志。守将先觉,慕田横五百之雄;虎贲忠心,怀李愬雪宵之毅。统将帅以守疆,率儿郎而雪耻。立言曰:“城存我存,城毙我毙!” 遂即枕甲候晨,驱云开霁。设壁垒于城垣,挥戈矛于战地。何奈顽敌有增,援师难会。
逮夫蹄腾城郭,巷搏门庭。衡州惨怆,回雁哀鸣。黎元敌忾同仇,输粮送炮;将士齐心并力,护垒成营。血肉凝为铁壁,忠魂筑就长城。号响撕开血路,弹空挥以拳拼。虽蹈九泉而无悔,纵临万险岂辞行?丹心映之明月,浩气耀之繁星。城留垣迹,史载评衡。
至若楚地悲歌,衡州患战。四十昼夜鏖兵,万千子弟魂断。铁壁虽倾,丹心可挽。纵城垣之尽毁,浩气犹存;虽血肉之成灰,精魂不散。此役也,灭倭寇之嚣张,扬赤县之威灿。将士挥戈,勇赴九泉之志;军民并力,同担百难之艰。碧血凝为乾坤,英风贯乎霄汉。
9、 过保卫里题衡阳会战
李卫东
孤军血竭衡阳在,百战无援莫论功。
弹尽犹存肝胆烈,谁言降将不英雄,
访石鼓书院
李卫东
一脚油门抵雁城,春临石鼓谒先生。
翻书有意终难揭,识字无声岂可评。
三绝新雕彰古韵,七贤儒学润今情。
大观楼下孑然客,忘却寒身信步轻。
喝火令 访回雁峰(依山谷格)
李卫东
暖日峰前照,和风岭上忙。且随春韵漫寻芳。回雁不知何处,天际影茫茫。
古寺钟声远,新亭客梦长。故园颜色惹欣狂。醉了青山,醉了水云乡,醉了画桥烟柳,岁月倒流香。
10、登南岳祝融峰
张正罗
清晨直到祝融峰,竟入瑶台紫雾中。
人在茫茫天上走,云于脚下任西东。

11、石鼓书院
章育林
面水依山百代风,扶轮大雅久为功。
一时战伐终休矣,韵律如流大浪东。
保卫里感事有悼
——四四年衡阳五桂岭争夺战,半天里升了5个营长,但又全部阵亡。
章育林
为谁迸发五腔忠,溅得斜阳铁血红。
万里征程归雁队,年年到此唳秋风。
乘缆车登祝融峰顶遇浓雾(新韵)
章育林
飘摇仙境去,一线度从容。
孰作蚩尤雾,谁吹箕伯冬。
有缘融太古,无力返春浓。
浩叹朦胧际,徒劳峰上峰。
注:结句化“山登绝顶我为峰”之意。
12、石鼓书院怀古
任力辉
蒸湘环抱一遗踪,古院藏书久踞雄。
千载文研留足跡,万般景色有仙风。
谁敲石鼓天雷震,奚识鸿蒙“蝌蚪”功。
数历兵凌承极恶,重光今日赞春紅!
久仰廻雁峯
任力辉
塞北惊寒百草衰,可怜万羽向南来。
不嫌风雨征途远,惟奔峯峦秀色堆。
朝发蒸湘㝷乐趣,夜酣林树梦萦回。
如斯待客无穷尽,迴雁名成万代巍!
南岳云海
任力辉
爽气临巅日渐高,羽衣仙子舞峯腰。
长长素练浮崖际,缕缕轻纱掠树梢。
雪浪翻飞苍岛动,清风翕习碧枝摇。
帝乡未至纷纷散,一望无涯尽绿涛!
注:帝乡,庄子:“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13、衡阳石鼓书院有寄
谢建平
几江汇聚托书院,石鼓文风千载稠。
建筑古香依碧水,楹联好语贯亭楼。
七贤妙学有人喜,三绝奇谈无士求。
洙泗衡湘奉儒道,中庸伦理万秋悠。
夜游南岳里吟
谢建平
黄颜一派游人涌,岳里辉煌气势雄。
万盏明灯争放艳,千波彩锦共流虹。
唐妆韵溢犹香在,楚曲音飘至夜空。
威亚腾飞仙女婉,牡丹国色最华风。
岳里:指衡阳南岳里。
14、衡阳采风诗词三首
石鼓书院
张绪军
石鼓巍峨合水流,千年学府史悠悠。
七贤济济荣儒道,一径幽幽绕画楼。
江畔书声惊昔鸟,名家墨迹映今眸。
暮春踏访文华地,浸润芬芳意未休。
游东洲岛有感
张绪军
乙巳夏初临月舟,江波桃浪映晴柔。
船山书院哲思辨,湘绮讲坛内外修。
南岳群雄滋壮志,衡州千载演鸿猷。
杨梅洲上人文厚,可惜依然任水流。
鹧鸪天•谒保卫里
张绪军
保卫里深岁月藏,木牌悬处忆流光。斑斑铁轨今犹在,猎猎旌旗势未央。
最难忘,送儿郎,援朝抗美保家乡。繁花当应思来处,生死相逢又一场。
15、 南岳采风
登回雁峰
石志明
回雁南来第一峰,文人荟萃景光浓。
千年古刹云遊地,万里平川鸟见踪
书画诗词成璐宝,苗花山石拥青松。
清幽更觉尘嚣远,养性方知静里龙。
二
春风拂面兴悠悠,眼底平川万鸟遊。
鸿雁灵通知足境,得回头处且回头。
三、衡阳东洲遊
花木逢春锦浪悠,东洲仰卧水中流。
晴天雁宇胸怀阔,佛寺钟声尘俗休。
秀贯三湘浴胜島,法悬四海振神州。
今生喜步风华地,纵揽名园画里遊。
16、题石鼓书院
陈劲
道脉启高台,源流至此开。
鱼泅三水跃,雁过一峰回。
风雨书声朗,江天岳色嵬。
云光追石鼓,丕振仰谁来?
重游雁峰广场
陈劲
韶光淡染鬓华新,廿载匆匆一局身。
几度东风惊雁返,唏嘘犹记梦中人。
17、观南岳大庙诗词碑有寄
龚德冮
墨痕集粹展轩廊,书道渊源见庙墙。
丰秀方圓诸手妙,草行隶篆百家长。
技承法度弘千籍,工到神奇誉二王。
遗跡昭然趣犹在,谁能一解费思量。
题石鼓书院
龚德江
迴雁迎骚客,优游别有天。
文心萦石鼓,道脉载流年。
南岳来灵气,三江逸紫烟。
读书追梦去,情系白云边。
18、夜游南岳里有题
廖育芳
街灯十里夜光殊,小店流苏织翠珠。
换取唐裳妆玉女,以身崁入上河图。
观石鼓书院石鼓有感
廖育芳
轻轻手抚涌心潮,域外犹闻战未消。
有道烽烟凝一石,至今此鼓不能囂。
注:石鼓,传闻石鼓响烽烟起,所以有石鼓不能敲之说。
谒衡阳石鼓节公祠
廖育芳
受命危时钦壮士, 倾家一守是潭州。
奈何兵败高墙倒, 终究身捐热血酬。
柳伴忠祠听一鼓, 鼓鸣衡岳载千秋。
如今谁忆当年事, 唯见湘江日夜流。
19、 谒石鼓书院
刘菲
书院悠然坐石阳,千年文脉始湖湘。
李宽兴学启林壑,朱子传儒开讲堂。
穷理笃行经世策,济民强国士贤章。
合江亭上心怀远,今日登临情未央。
20、衡阳采风诗词
一,念奴娇 石鼓书院感怀
李红莲
暮春探院,恰晴窗虚敞,鼓声曾扰。洙泗儒风今可在?碑上蚪文烧脑。
讲席凝尘,琴樽泛月,剩有松烟老。摩崖题壁,最惊仙洞诗渺。
漫说绛帐传经,七贤去后,荒径连青草。谁拾残编生乱绪?空对林泉幽抱。
史事云沉,风声雨冷,我辈知多少?凭栏痴望,江流宛转吟绕。
二, 游衡阳九洲岛
李红莲
披襟揽胜一廊桥,坐听江流把雁邀。
书院幽幽沙渚卧,讲坛静静古铜雕。
林花深处蕴诗韵,云上店前迎客潮。
仰慕贤风休止步,漫游灵屿醉红绡。
三,夜游南岳里
李红莲
幻入桃源烟火袅,恍如穿越古风扬。
网红打卡蛮腰秀,文旅支招店肆强,
任拍视频增热点,更提名气乐衡阳。
摩肩里巷人潮涌,车马喧喧到宋唐。
21、 石鼓吟
赵自強
石鼓常年不用敲,讴歌盛世涌春潮。
引来清澈三江水,洗净尘埃景更娇。
访衡阳保卫里
赵自强
风扬万绪回音起,景仰当年壮士忠。
市井楼墙多見証,衡阳血战是英雄。
登迴雁峰
赵自强
北雁南飞止,群鸿尽识途。
潇湘游子意,心系洞庭湖。
22、谒衡阳石鼓书院
吴希彦
春烟将尽绿如潮,书院同声过小桥。
石鼓跟前张眼望,合江亭上聚心焦。
溯源一脉湖湘劲,研史千年文化骄。
报国成才多少事,壁碑影里帅旗飘。
保卫里
吴希彦
警笛长鸣保卫家,火車绿色掩年华。
英雄城市人依在,不怕枪声不信邪。
柴油机厂
吴希彦
昔日辉煌工业城,柴油机里唱歌声。
如今不见当年火,暂借车间作旅行。
23、采风衡阳投稿词三阙;
1/鹧鸪天·游览衡山石鼓书院有感
田舜清
名院巍峨立碧穹,千年文脉韵无穷。
禹碑深刻小蝌字,亭阁曾留彭帅踪。①
思往昔,叹儒风,七贤论道意深浓。
朱张会讲传佳话(2)蒸水观澜春煦红。
注;①彭帅,指湘军彭玉麟将军,曾任水师提督(2)朱熹,张栻两大儒。
2/西江月·观衡阳铁路博物馆之志愿军凯旋铜雕
田舜清
汽笛撕开云幕,鲜花漫卷风旌。稚童仰首递春英,战士门前笑应。
曾踏硝烟浴血,今含热泪归程。丰碑不朽刻峥嵘,岁月长铭忠耿、
3、西江月·衡阳保卫战
田舜清
怒卷烽烟蒸水,血燃赤帜衡阳。孤军浴血守危疆,力敌狂倭凶相。
四十七天鏖斗,万千忠骨留芳。弹残粮绝亦铿锵,浩气直冲霄上。
注;方先觉将军率十万国民党守军死守衡阳47天,援军一直没有抵达,唉!
24、游石鼓书院
刘菊生
一山耸峙合江边,石鼓声威震九天。
八景深宏荣史册,七贤璀璨誉千年。
孔明使督三军旺,韩愈题诗才韵妍。
倭寇狂轰神岂灭,中华文脉久昌延。
25、拾翠羽• (张孝祥体)吟南岳衡山
陈均平
千叠层峦,高耸翠屏相逐。瞰湘流、楚天酬目。云涛泛涌,乍然环伏。天柱立,霄外梵钟灵曲。
舜篆秦碑,千载峻深奇独。祝融峰、寄怀天竺。松风岚影,碧泉飞瀑。嗟此间,浑是入神仙峪。

26、南岳忠烈祠怀古
唐江初
横刀只合向夷蛮,凛烈千秋不可删。
为救山河挥泪血,应凭道义辨忠奸。
生前勋业碑能释,世上哀荣史或颁。
但使英雄魂魄在,长留肝胆问痌瘝。
27、衡阳采风
谒石鼓书院
吴伯早
诗朋圆绮梦,寻迹访前贤。
胜景遗风雅,文光照九天。
回雁峰远眺二首
吴伯早
一
云横寿岳万峰娆,红叶青溪一古桥。
落雁含梅风戏水,杜鹃花赤抢春潮。
二
船山故里风光好,大雁连年下草桥。
不羡岭南花锦簇,独欣绿柳一江桃。
28、破阵子 ·参观衡阳保卫里
陈志元
往事如烟在目,哀思化泪盈襟。四十七天拼血火,弹尽孤军抗日侵,拳拳报国心。
壁作障屏掩体,弹如霹雳攻林。迫使东条皆下野,赢得全球颂好音。巍巍壮士名。
②
参观船山书院有感
陈志元
衡岳生灵秀,孤忠气宇昂。
抗清排浊垢,著述守玄黄。
石鼓江山丽,朱陵仙洞长。
蒸湘三曲影,天水两茫茫。
29、 乙巳暮春游石鼓书院
成经满
底事诗俦竞后先,欲寻文脉自欣然。
望中江水犹三合,碑脚苔纹又一年。
石鼓千钧青史上,玉蝉数朵绿篱边。
未沾旧泪今时蝶,锦翅轻飞访七贤。
30、赴雁城采风
一,石鼓书院
王弘疆
晚春携侶客衡州,石鼓千年送水流。
浩荡蒸湘分燕尾,嵯峨峻岳占鳌头。
七贤理学奇襟壮,三绝清修趣味稠。
照眼榴花红胜火,留连佳境复何求。
二,南岳里
王弘疆
岳色林溪绕郭流,旗飘瓦肆引人游。
街衢夜照情无限,风月春酣竞未休。
上有名山穷远目,老当倦客卧高楼。
匠心到处神来笔,写意明清画里头。
三,东洲岛
王弘疆
廊桥移步上东洲,仿若登舟碧水流。
罗汉寺中香火盛,船山门外草书遒。
三篙桃浪津涯阔,一棹林湾风雨稠。
小岛浮江烟雾锁,湘芸伴我作闲游。
31、 石鼓书院寄怀
胡智明
名园胜境蕴无边,衡岳钟灵映碧涟。
石出蒸湘攻错玉,鼓鸣书院震南天。
贤儒论道千秋盛,俊彦研经百代传。
今日凭栏思旧迹,文风浩浩韵长绵。
合江亭怀想
胡智明
合江胜迹映朝曦,古木繁阴翠柳垂。
石鼓双江涛汇处,昌黎一首韵留时。
亭前帆影随波远,槛外岚光入画奇。
遥忆贤踪情不尽,清风依旧绕轩墀。
永遇乐·夜赏南岳里
胡智明
岳里新姿,绮街焕彩,佳趣盈路。水绕清渠,舟行巷陌,霓影浮香雾。铺陈珍馔,联书雅韵,惹得旅人凝注。更堪怜,唐妆素袂,漫舒广袖轻舞。
笙歌婉转,杂耍奇绝,引得呼声如鼓。古意今情,华光夜色,共谱繁华赋。良辰短负,游心沉醉,梦入此间仙府。待他日,重寻胜处,停声久驻。
31、石鼓书院感怀
谭淑芳
山门开讲聚青眸,史上千年震九州。
七子登阶云古训,蒸湘合水拱朱楼。
残碑苔篆诗联萃,长锁烟霞草木稠。
悦尽三湘成景色,道传一脉立潮头。
南岳神游
谭淑芳
寻芳圣地足生风,鸣鸟溪流曲径空。
寺净禅声依耳畔,松青银杏会庭中。
英雄激战高峰矗,碧血浇来万壑葱。
云在天边今远眺,春烟璀璨绘苍穹。
32、 观衡阳保卫里“抗美援朝胜利归来“雕像
徐湘萍
曾经邻境起狼烟,战线频危夜未眠。
抗美援朝驱贼寇,保家卫国护山川。
感怀故事鬼神泣,烈火青春士气燃。
正义凯旋迎曙色,英名自有后人传。
虞美人·牡丹
—南岳里观国色芳华,天女散花
徐湘萍
天姿仙品凡尘绽,羞色秋波漫。绛罗高卷竞娉婷,独占东风无限、动都城。
露浓独立凭栏处,非是琼楼住。觉来萦梦染天香,斜月入窗更漏、费思量。
劳动者礼赞
—参观衡阳老工业基地文展馆
徐湘萍
由来百姓自营生,粟谷蚕丝勤作耕。
繁衍安居天下事,人间劳动最光荣。
33、登回雁峰
杨孟雄
水映山清第一峰,难描此境沐东风。
登临欲望平安国,万紫争妍醉眼瞳。
参观衡阳保卫里
杨孟雄
工人血染址留痕,不朽忠魂见魄神。
敬仰先驱扬正气,而今华夏又逢春。
重游南岳里
杨孟雄
滔滔湘水荡清波,福地频传盛世歌。
自古英雄兴国梦,衡阳文旅耀先河。
34、题迴雁峰
左菊林
登台拾级上高楼,十里平沙一望收。
昔日雁迴今又否,遐思景物觉悠悠。
南乡子·游衡州石鼓书院
(辛弃疾格)
左菊林
车驾去衡州。窗外风光入眼眸。初夏黄莺啼正好,啾啾。助使行程兴更遒。
书院座江流。黛瓦灰墙僻静幽。古迹历年终不朽,悠悠。经世良才涌不休。

35、题石鼓书院
周建平
衡山秀色照衡阳,石鼓书庐枕碧湘。
韩愈行游吟绝唱,李宽筑院读华章。
五经六艺弘儒道,唐宋七贤兴学堂。
几度狼烟遭损毁,喜看今日换新装。
登迴雁峰
周建平
儿时仰望雁群飞,恨不上天随雁尾。
今日登临迴雁峰,始知孤雁多凄悱。
36、回雁峰
毛鑫铭
寿岳逶迤七二峰,麓山摇尾雁回喁。1
松风亭畔潇潇竹,烟雨池边朗朗钟。
长忆山翁勤作息,2犹怜骚客笔从容。3
长廊石刻千篇少,一瀑飞虹系玉龙。
1喁y0ng低声回应。
2山翁,指王船山。
3骚客,泛指古代文人。
石鼓书院
毛鑫铭
一棹双江水,清流几万年。
沙洲无落雁,学院有遗篇。
石鼓红岩洁,诗碑碧草鲜。
何寻儒士骨,逝者此斯焉。
南岳里
毛鑫铭
疑是潇湘又一支,涓涓碧水淌街基。
小桥灯影花千树,曲榭人家月半池。
玉手禅心诚礼佛,唐风宋韵共齐眉。
晨钟暮鼓容尘客,跃上葱茏会此时。
37、石鼓书院怀古
罗永忠
石鼓无声默,烽烟卷劫灰。
征衣凝地血,弹雨下天雷。
一战山河碎,三思草木哀。
白云深尽处,惟见水徘徊。
38、抚衡阳石鼓书院石鼓有寄
刘 炬
衡阳胜迹枕江开,石鼓喑喑卧楚垓。
三水合流销剑戟,七贤过化净烽埃。
苔侵禹碣兵符暗,月照朱陵战气颓。
最爱书亭花发处,春风新教读书来。
39、金缕曲 · 回雁峰怀远
蕭鹂漫
北雁归来否?上衡峰、凭栏颙望,江山依旧。无奈潇湘怜春暮,不见群鸿回首。千嶂里,残阳如酒。烟树钟声人独立,是几时、玉影风吹瘦。云路杳,空相守。
幽怀长忆天涯某。记当年,诗文互契,芝兰同嗅。何事消磨殷勤意,断绝音书已久。夜夜坐、玲珑屏后。惆怅留春留不住,恨无情,轻解相思扣。唱一曲,抛红豆。
40、浪淘沙·咏衡阳保卫战
沈萍
烽火照衡阳,恶战玄黄。孤军浴血守危墙。四十七天肝胆烈,气贯穹苍。
白骨筑铜墙,浩气泱泱。英魂不朽耀东方。岁岁雁城烟雨里,忠魄犹昂。
游衡阳石鼓书院感怀
沈萍
石鼓千年峙水滨,苔痕漫漶刻精魂。
朱张论道遗芳久,李杜题诗逸韵存。
雁字排空穿浩宇,江声拍岸叩心门。
登临忽觉风云涌,一脉文光似日暾。
41、登祝融峰
王润涛
监控人间烟火事,坐看天下业多丰。
玉封华夏南方帝,闪耀温馨映太空。
收稿整理:李硕洪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雨湖诗韵